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快!快装填!”
一声轰然巨响过后,在弥漫着的烟尘白雾中,原本蹲伏在土坑中的装填手王武急匆匆跳将起来,从炮位侧后方的弹药箱里抱起一枚圆溜溜的开花弹,匆匆朝自己所属的那门火炮跑去。
——根据琼海军炮兵作战条例,火炮发射位和弹药箱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王武能理解这是为了避免火炮出意外,一锅端掉整个炮组的人。但这也就意味着他每次都要抱着十斤左右的炮弹多跑上不少路。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来回几十次,绝对是个能累死人的活计。
不过这时候开战未久,他还完全没有感觉到疲累,全身上下反而洋溢着一股兴奋和激动——作为一名辽东汉子,能亲手跟鞑子干上一仗,把复仇的铁西瓜送到对方头上,还有啥不满意的?
王武抱着炮弹匆匆赶到炮位,不过暂时还轮不到他出场,还有一连串的前置工作要做呢:清膛手一号举起在水桶中蘸湿的猪鬃刷子,深入炮膛后再旋转着抽出来,勾出残存药包布片和杂物,并确保里面没有火星残留。之后清膛手二号则用裹着棉布的干刷子伸进去反复转动,把炮膛擦干。
这是最简单的工作,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所有新炮手都要从这一步做起,王武也在这岗位上干了半年多。好在等到炮队真正进入实战的时候,他已经摆脱这一岗位,成为更高一级的装填手了。
装填手也是两个人,一号装填手负责向炮膛中装入发射药包,药包都是用油布定量包裹好的,根据需要的射程填入不同数量,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包和两包的区别,三包强装药会极大损害火炮寿命,平时基本不用。
射程更多还是依靠炮口角度来调节,所以这个工作其实也不难。反正听从炮长指示,说放几包就放几包。装填手的麻烦更多是在于体力上——发射药包和炮弹距离炮位都挺远。
王武这个二号装填手承担的工作就要复杂一些——他需要在炮弹上塞入引火筒,那是一个圆锥形的木头管子,里面预先放好了引火药,关键就在于这些引火药燃烧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开花弹飞出炮膛后的爆炸时机。
当然这个时间并不需要王武亲自计算,锥管上预先标注好了参数,不是时间而是距离。王武同样只需要按照炮长指示的目标距离,把锥管截断到相应标注之处,再塞进炮弹孔中即可——但这需要装填手认识数字,能看懂标注,这恰恰正是让王武很自豪的一件事。
不过这同时也是一项很难做到完美的工作——如果能控制好时间,让炮弹飞到敌人头上时凌空爆炸是最好的。不过这个难度太高,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让炮弹落地之后再炸比较稳妥些。
但是炮弹在撞击到地面或者其它什么东西时剧烈震动,就很容易发生意外,导致引火筒熄灭,未能引爆炮弹的可能性很大。按照王武听短毛老爷上课时的说法:这种锥筒引爆方式只有八成左右的可靠率,这还是短毛老爷改进了引火药配方,确保引火药在炮弹出膛时一定会被引燃的成果。若是在西洋那边,那帮夷人直接用发射药充当引火药,引爆率就更低了,只有六七成的样子。
当然按短毛老爷的说法,那帮夷人也是叫一根筋——单独一根引火筒不可靠,再加一根不就行了么?琼海军这边可是灵活得很——王武手头这枚炮弹,上面就有开在不同位置的两个圆孔。王武将经过同样处理的两根引火筒分别插入,这样便可以将引爆率提高到足足九成六——短毛老爷说这是根据什么“概率学”算出来的,王武不懂,不过他至少知道这样发射出去的炮弹确实很少有哑火的。
如果是海军装填手,还要注意选择弹种,什么实心弹,纵火弹,链弹之类,五花八门。不过陆军好像没那么多变化,基本上都是开花弹打天下,最多准备个一两发铁罐子霰弹,但一用上那玩艺儿,就意味着炮组成员要么准备弃炮撤退,要么全体拚刺刀,所以希望最好还是别用上。
在把炮弹塞入膛口,并借助装填手的长竿子一捅到底后,王武的任务便算是完成了。按照条例他现在应该立刻返回自己的战位——也就是弹药箱的所在,准备输送下一发炮弹。不过这会儿对射击速度要求还不高,阵地上烟尘也不是太浓烈,视线还不受遮挡。于是王武就暂时偷了下懒,留在炮位附近没动,想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
发射前的最后一步是由正副炮长负责的——他们用一个悬挂在炮口附近的铅垂测量并调整了发射角度,并在两名力夫的帮助下校验和恢复了炮口水平位置,这才是整次发射的最核心因素——炮弹打不中目标,什么都白搭,这一点从王武第一天进入炮队起就反复被灌输。
但这也是最让王武感到头疼的部分——他到现在都搞不明白诸如高度角,方位角之类的数学名词,更不用说随之而来的复杂计算。而不会独立计算射角,就不能担任炮长,哪怕副的都不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在王武看来其实很没有道理——他确实不会计算射角,可那有什么关系呢?反正火炮上都附有射表,只需要按照表格上标注的距离,把炮口调整到相应角度不就行了?用铅垂他还是会的。
比如现在,王武觉得其实有没有正副炮长根本无所谓——他们轰击的目标根本不需要瞄准,就是前方那一大片汹涌而来的人群,只要炮弹飞出去,就必然能炸到一大群人。
所以两位炮长此刻唯一需要干的活,就是用铁钎子插入火门,捅破里面的药包油纸,安装上发火绳,招呼大家躲到旁边后再点燃它,然后就等着听那一声巨响了。
——这活儿谁不能干呢?明明自己也能做的,凭什么非要考那劳什子难得要死的数学?
只可惜短毛老爷们并不这么想,他们坚持所有这些看起来冗长繁琐的步骤全都是必须的,不能省略掉任何一步。所以王武也只能老老实实做他的资深装填手,而暂时无望继续提升他在炮队中的地位——至少在他的数学考试及格之前没希望。
在两名力夫,两名清膛手,两名装填手,以及正副炮长,足足八条精壮汉子的伺候之下,这位“翠花夫人”终于做好了发言的准备,可以亮一亮她的大嗓门了——没错,按照短毛老爷们的要求:每一个炮组成员都要把火炮当作自己老婆一样爱护。他们甚至给每一门炮都取了个娘们儿名字,王武班组伺候的这门就叫翠花。
天晓得,其实在王武看来,这么一根又粗又长的大管子,怎么也跟娘们儿扯不上关系,要取名字也该是威武雄壮类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王武自己因为是已经有了婆娘,所以感受不深。但对于那些尚未婚娶的大头兵,在军营里呆久了,看老母猪都觉得眉清目秀,哪怕是在臆想中把这根铜管子当成了老婆,还真能激发士气。
——尤其是当短毛老爷们弄出来一大堆妖妖娆娆,身上没几块布料,背后却扛着大炮管子的美人图,贴在了火炮上之后,确实让不少傻小子整天对着发花痴,刷洗清理时还真尽心了不少。听说短毛老爷们习惯于把最新式的大炮叫“七五小姐”,不知道也是不是出于这种考虑。
脑袋里转动着此类无关紧要的念头,王武颇为闲散的站在一边,看着炮组同伴们做好了全部发射准备。炮长略带警告的看了他一眼,包括旁边几个家伙,但也没要求这帮小子严格按操典来做。
——眼下还不着急,他知道上头的习惯,开头阶段还不能打太狠,免得把对手给吓跑了。前期甚至要求他们故意放慢点射速,所以没必要催得太紧。待会儿进入到“急速射”阶段,才是需要这帮小子卖命的时刻呢,当前先悠着点好了。
“掩蔽!”
在他喊这一嗓子的同时,旁边副炮手举起红旗,示意这门火炮已经进入发射阶段,任何人不能靠近了。炮组成员们纷纷跑到掩体后面弯下腰,而炮长在点燃火绳之后也做了同样的动作。
“轰隆”一声巨响,从火炮口腾起一股白烟,据说有眼尖的人自称能看到炮弹从膛口中飞出去,但王武从来看不清。
他只是匆忙探头出去,努力向着前方眺望。火炮阵地的视野当然极佳,虽然此时已经有大量烟雾出现,但还不至于遮挡住前方视线。
只见前方平坦荒原上,密密麻麻,已经被无数正在向前蠕动的人群所淹没。那感觉就像是一片黑色的潮水,正在朝他们涌动过来。
双方的实际距离还很远,所以现在炮组压力不大。但王武极目远眺,直到远处的天际线上,都被竖立的长枪,旗帜以及下方骑马或步行的身影覆盖。并且,随着前方人马的不断前进,后续敌军还在源源不断从地平线上冒出来,仿佛无穷无尽。
自王武加入琼海军以来,还从未与这么大规模的敌人交战过,纵然他对己方火力极有信心,此刻也忍不住暗暗咽了口唾沫。
为了缓解心头紧张,他又抬头看向空中——单纯炮弹本身是看不见的,但由于开花弹的引火管是处于燃烧状态,在半空中就会留下长长的白色烟迹。
此时此刻,只见天空中白烟纵横,一道又一道抛物线型的烟迹以这边火炮阵地为起点,宛如花瓣一般在半空中四散开来。而每一道烟迹的尽头,最终都是垂落到那灰黑色人潮中,在地面上腾起一蓬蓬赤红色的火光。
喜欢迷失在一六二九请大家收藏:()迷失在一六二九
大风水师花都逍遥 中唐传奇 重生香港做大亨 官妖 邪皇阁 掌控丧尸 天才弃少 超级特种兵系统 平行世界:邪王的特工女友 最强监狱系统 逆天抽奖 苹果树 神控天下 牧树者 关于我作为哥布林酋长的事 快穿之小妖精别跑 请回答火影 他拥有玫瑰引力 清悠路 超级异次元
五年前,她声名狼藉地被退婚,五年后,她携宝归来,摇身一变成了邢夫人。所有人都知道神秘的上京第一少不近女色,都觉得霍桑是撞大运了被他看上。对此,小包子有话要说,明明是爹地一步一个坑,把妈咪死死埋坑里了!更过分的是!爹地虐起狗来亲儿子都不放过!不过看在爹地爱妻如命的份上,他就原谅爹地啦!...
南宋末年,金国衰落,蒙古崛起,中原大地群雄纷起,烽火燃遍,上演着一场混乱的三国大战。那一年,成吉思汗五十二岁,老头儿一个,还能蹦跶十三个寒暑那一年,忽必烈一岁半,只是个吃奶的屎娃娃那一年,穿越重生的孟九成十八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那一年的某一天,孟九成突然激灵一下,产生了宏伟的想法,发出了心底的呐喊再也不能这样活啦!俺要革命,不,是造反。俺要打老的,欺小的,纵横四海,天下无敌呃,先从死人头系统换个小镜子,贿赂,不,请示一下俺那天下无敌的老婆大人,俺想再娶个软妹子给你当闺蜜耶...
...
大唐天朝,万国膜拜!我是时代的符号!异族犯边,哀鸿遍野!我执朴刀荡贼寇!勾心斗角,满朝文武!我以丹心照明月?王公侯爵,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士农工商,谁立风口浪尖力掌乾坤?我是李二的结拜兄弟,我是大唐九千岁!...
我当时生无所恋,回到了山谷。有一次在雨中练刀,忽然被一道雷电打中,然后,就变成了这样,有生无灭,不知何时才是尽头。我也算称得上是古往今来第一支人体避雷针了。淡淡的语调中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一个中国人在日本觉醒的故事本书第一第二章是过渡章节,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这本书的话请忍痛看下去。如果看到第十章你还是看不下去的话。那我很抱歉地告诉你,这本书也许真的不适合你。但请不要骂我哈日或汉,因为两者的技术含量太高,兄弟我担当不起。如果你骂了,那表示你没有看懂这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