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 全民的智利(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中信出版2020年度好书-经济管理(套装共12册)(.shg.tw)”!

第四章全民的智利

探访智利

1967年,我在智利休学术假的时候,那里的一切还看似风平浪静。我在智利的房东向我强调,他们的国家和其他的拉丁美洲国家非常不一样。他们解释道,这个国家有着悠久的民主政府历史,只不过偶尔会出现几场几乎不流血的军事政变。不同于我们常常在秘鲁、阿根廷以及其他南美洲和中美洲国家看到的那样,智利鲜少出现军政府掌权的情况。智利曾被誉为整片拉丁美洲大陆政治稳定度最高的国家。

虽是拉丁美洲的一分子,智利对欧洲及美国有着很高的认同度。举个例子,我正是通过一个智利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联合交换项目去到智利做学术访问的。这一项目的成立不仅仅是由于智利和加利福尼亚在地理位置上存在相似性——两地均位于各自所在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还因为两地在社会氛围和政治稳定度上存在相似之处。我的智利朋友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我们智利人知而自治。”

1973年,距我探访智利仅仅过了6年,这个国家却落到了军事独裁政府的手里,政府迫害行为的世界纪录也因此被刷新。当年9月11日,在一场军事政变期间,智利的民选总统自刎于官邸。智利军阀杀害了大量的国民,想出可怕的新点子,对许许多多的智利人施以肉体或精神上的酷刑,并且将更多的人驱逐于国境之外。不仅如此,智利军阀方面还策划了境外的恐怖主义政治谋杀行动,这其中包括在1976年的华盛顿特区发生的那场谋杀行动。这是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巧合的是,这一天正是智利军事政变的周年纪念日)发生之前,唯一一次发生在美国领土上的、针对美国公民的恐怖主义政治谋杀事件。智利军政府持续掌权近17年。

今天,距离智利军政府下台已经过去29年,但智利仍在与军政府的政治遗产做斗争。一些施虐者和军事领导者被送进了监狱,可军方的一把手仍然逍遥法外。不少智利人尽管哀叹着政变带来的苦痛,但依然认为这场军事政变是必然发生且无法避免的。

接下来的几页内容中,我将会讲述智利近代的历史,读完之后,你的心中可能会留存许多的疑惑。我们该如何解释,在这样一个拥有深厚民主传统的国家,竟会出现如此急剧的政治转向?智利和其他一些国家要如何面对如此骇人听闻的近代历史?本书关于国家危机和变革的主题如何在智利的案例中得到体现?你会看到,智利政府在经济政策及政治妥协方面做出了重大的选择性变革。你还将看到一些反复出现的主题:该国是否进行了诚实的自我评估,是否具备行动的自由,是否得到他国的支援,以及是否有他国经验可以借鉴。从两位智利领导者的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不断被重提的历史问题,那就是具备独特个性的领袖能否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

最重要的是,对于我的美国同胞而言,智利的案例引出了一个让人战栗的问题。美国和智利都拥有强大的民主传统。然而,民主的藤蔓上竟结出了一颗专制的果实,这是1967年的智利人难以相信的,同样也是今天的许多美国人无法理解的。但是,这样的事情确确实实在智利发生了,而且如今回望,在这之前智利已经出现很明显的征兆。美国会不会也走上相同的道路?

1970年的智利

我们首先来看智利的地理、历史和国民情况。打开地图,你会震惊地发现,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自东向西,智利国土的平均跨度不过100多英里,可自北向南,智利跨越了将近3000英里:这几乎跟美国国土的东西跨度差不多了。从地貌上看,智利和其他国家之间有天然的阻隔,它与东边的阿根廷之间隔着高耸绵延的安第斯山脉,与北边的玻利维亚和秘鲁之间隔着世上最贫瘠的沙漠。正因如此,获得独立后,智利仅仅在1836—1839年和1879—1883年跟它的两个北方邻国发生过两场战争。

虽说国土狭长,智利的肥沃田地、农业和人口都集中在该国境内的小部分地区,也就是围绕着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中央山谷地区。智利的主要港口瓦尔帕莱索距离圣地亚哥市仅60英里,是南美洲西海岸最大的港口。这种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性,联合下文将讨论到的智利的单一民族性,对智利人的团结统一有很大的作用,不同于许多国土面积与智利差不多大的国家,智利免受民族分裂运动带来的困扰。

南美洲的其他国家都位于热带,而智利、阿根廷及乌拉圭则位于南美洲南端的温带地区。与处于热带地区的国家相比,处于温带地区的国家具有两大优势——较高的平均农业生产率,以及较低的平均疾病暴发率。正因如此,尽管阿根廷政府长期实施一些误导性的经济政策,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三国仍然是南美洲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智利的相对富裕得益于其农业、渔业、矿产(下文将会详述)以及制造业。早在19世纪40年代,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掀起淘金热潮,智利便已开始对两地大量出口小麦,其农业出口国的身份由此延续下来。近几十年,智利更是成为南美洲,甚至是全球渔业产品的领衔出口国。和其余的拉丁美洲国家相较,智利最终在制造业上走得更远。

说起智利的历史和国民,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如今被称作智利的土地上只居住着零星的美洲原住民,而在人口稠密的北方,即今天的玻利维亚、秘鲁和厄瓜多尔,曾屹立着强大的印加帝国,其文化和政治基础是智利所不具备的。与大部分其他的南美洲和中美洲地区命运相似,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智利逐渐被西班牙人征服,并成为殖民地。西班牙人带来了极少数非洲奴隶,而且西班牙人会和当地的美洲原住民通婚。所以,跟其他大多数南美洲国家不一样的是,现在智利的种族结构保持了相对的同质性,其国民构成中,血统纯正的印第安人或者非洲人等少数民族群体规模较小。智利人几乎要么是纯西班牙血统,要么是梅斯蒂索混血儿(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相结合的后代),几乎所有人都是天主教教徒,说西班牙语(在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很多规模较大的少数民族群体使用美洲原住民语言)。智利最大的少数民族群体是马普切印第安人,但这个群体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相对来说,仅有非常少的智利国民拥有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之外的血统。

可以看到,智利的地理条件、历史因素和人口构成加在一起,在历史上形成了一股积极的作用力,促进了国家的团结统一,使智利的历史不像其他拉丁美洲国家那般跌宕起伏。但智利和其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存在一股消极的作用力:西班牙殖民者在此占据大量土地,而欧洲殖民者在北美地区仅建立了小型的农业种植园。因此,美国和加拿大从一开始被欧洲殖民的时候就建立起了广泛的民主政府,而在智利,小型寡头政权控制了几乎所有的土地、财富和政治权力。这样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构成了智利历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

一方面,处于传统的寡头权力中心的阶层丝毫不愿退让;另一方面,社会中的其他阶层力量冉冉升起。两者之间存在潜在的冲突,这种冲突可以通过政治妥协的方式得到解决,也可能会演变为迟迟未决的政治僵局。1925年,智利通过了新宪法,将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的选举分开至不同的年份举行,政治僵局出现得愈加频繁。以分权制衡之名实施的这种制度,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幸的是,结果往往是总统职位、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控制权落在不同政党的手里,这取决于在特定的选举年哪个政党的力量最强。智利后续的两项选举投票程序变革牺牲了寡头政府原先独享的权利,增加了左翼政党的投票支持率。其中一项变革是,智利的女性公民最终在1934年获得了在地方政府选举中投票的权利,并在1949年获得了总统选举的投票权。另外一项变革是,在过去,智利的选举是在公共场所进行公开投票,因而,地主可以轻易地看到农民的投票情况,进而影响农民的选择。但在1958年,智利的选举开始采用无记名投票,再次引发了“左倾”的趋势。

智利的政党分成了三大阵营:左翼、中立派和右翼。各阵营力量旗鼓相当。因此,智利中央政府有时被左翼掌控,有时是右翼的天下,这取决于中立派选择倾向哪边。各大阵营内部也存在着极端势力和温和势力之间的冲突。例如,在左翼阵营里,温和派(包括最正统的共产主义者)希望以宪政手段促进变革,他们的竞争对手激进派则迫不及待地想要用革命的方式达到变革的目的。在1973年以前,军队并未参与近代智利的政治较量。

我在1967年曾待在智利,在那之前,最近的一次智利总统选举发生在1964年。对智利来说,这场选举的结果异于往常。通常,在这个国家,处于领先位置的总统候选人会获得相对多数而非绝对多数的选票,而在1964年选举中,中立派总统候选人爱德华多·弗雷·蒙塔尔瓦收获了绝对多数选票。弗雷塑造了善良且正直的形象。出于对左翼联盟崛起的忧惧,许多右翼投票者转而支持弗雷。不仅如此,在1965年的众议院选举中,弗雷所属党派同样获得了主导权。以上种种让智利人民生出一种期望,他们期望弗雷能够主导重大变革,改写智利的政治僵局。

上台后,弗雷马不停蹄地以智利政府的名义购买了智利境内由美国所有的铜矿开采公司51%的股份。他为智利经济注入了大量的政府投资,拓宽贫困人口获得受教育机会的渠道,成功地使智利成为人均接受美国经济援助金额最高的拉丁美洲国家。他还发起一项土地改革项目,废除大庄园制。可惜,弗雷改革社会的力量受限于智利长期以来的政治僵局。一方面,弗雷的改革项目对智利右翼来说太过激进。另一方面,在智利的左翼分子看来,弗雷的改革还不够彻底,他们希望国家对境内的矿产开采公司拥有更大的控制权,政府投资力度更大,土地再分配的范围更广。在弗雷执政期间,智利的经济依旧面临罢工、通货膨胀以及物资匮乏的问题。举个例子,我在智利的那几个月里,智利的肉类产品供应一直短缺:哪怕是鲸肉和下乘的牛肉也只是偶尔才会出现在肉店里,羊眼倒是一周7天都能买到。我有智利朋友经历了街头暴力。到1969年,智利的左、中、右三大政治阵营已经十分疲乏和挫败。

阿连德

从1970年开始,智利先后经历了两位在政治立场及个人性格上完全相反的领导者,他们分别是萨尔瓦多·阿连德和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两人唯一的相似之处在于,时至今日,我们仍无法弄清楚为什么他们会做出当时的选择。

我对阿连德的了解来自有关他的公开信息,另外,我的一名智利朋友熟识阿连德及其家族,他为我提供了一些信息。阿连德是一名典型的智利职业精英,成长于中上阶层家庭,生活富足,智力超群,充满理想主义,能言善辩,且极具人格魅力(见插图4.1)。早在学生时期,他便成为一名公开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智利社会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党派比智利共产党要更为偏左。不过,就智利的社会主义标准来说,阿连德算是一名温和派,因为他的目标是以民主的手段而非武装革命建立共产主义政府。从医学院毕业后,阿连德在31岁的时候就当上了智利的卫生和社会福利部部长,他在这一职位上的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他分别在1952年、1958年和1964年竞选总统,但三次都败选了,其中两次的票数与获胜者可谓悬殊。在1970年,阿连德再次成为总统候选人,这次他代表的是由社会党、共产党、激进党及中立派联合组成的人民团结阵线,可在当时,他在人们眼中不过是一名没有威胁的、常年落败的政客。

在1970年的这场选举中,阿连德获得了最高民选票数(得票率约为36%),最终却是险胜,因为那些没有支持他的选民(约占总选民数的64%)分别把票投给了智利的右翼联盟(得票率约为35%,仅比阿连德低约1%)和中间联盟(得票率约为28%)。由于阿连德只获得了相对多数而不是绝对多数的选票,他的当选必须得到议会的确认。议会承认了这次选举结果的有效性,但条件是进行一系列的宪法修订,以保证智利国民的出版自由及其他自由。尽管阿连德的个性和他过往的行为显得温和无害,但他的当选还是立即触发了美国政府的一次不成功的介入,美方试图通过操纵智利议会来反对阿连德的当选。阿连德的当选还导致我的一名智利朋友举家移民,因为他不愿看到阿连德即将实施的任何一条政策。为什么一名温和左翼分子的上台会引发如此强烈的抵触情绪呢?

这是因为,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智利政府是阿连德和他所属的党派联盟的公开目标,而这样的愿景使智利的右翼和中间阵营、智利军方以及美国政府感到恐惧。时至今日,距离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已过去数十年,年轻读者没有经历过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的生活,所以无法想象上述各方为何会坚定不移地穷尽各种手段来压制马克思主义政权的出现。首先,二战后,苏维埃政府开始大展拳脚,开拓其统治世界的政策宏图,制造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还有洲际弹道导弹。1948年,苏联构筑封锁线将柏林一分为二。苏联夺取了一些地方的政权,并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匈牙利和波兰国内的反抗活动。

最为危险的是,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古巴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政权之后,便连同赫鲁晓夫开始在古巴境内离美国的海岸线仅90英里的地方部署弹道导弹,并为此配备了核弹头。就在1962年10月,整整一周的恐怖气氛,在所有经历过那一时期的人(除了当时尚不记事的小孩)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无论是在那之前还是在那之后,我们的世界从未如此靠近核战争的边缘(见插图4.2)。这场危机过后,对美苏机密情报资料的逐步公开解密让世人清楚地了解到,我们与核战争的距离远比当时人们所预计的更近。彼时,尽管美国军方已经知道至少有162颗导弹装置落地古巴,但他们以为这些导弹的核弹头还未运达。实际上,当时有不少核弹头已到达古巴且就位待发。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加速开发更多强劲的核武器及洲际弹道导弹。美国则坚决不再容忍共产主义政权在西半球建立。那时候,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如果无法阻止共产主义政权在西半球建立,就会立刻以严重忽视美国利益为由被弹劾。肯尼迪总统就曾被警告过,要是不能让苏联的导弹撤出古巴,他就得离开白宫。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还忙于应对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共产主义势力。目睹了古巴的危机以及卡斯特罗上台后其反对者的下场,智利的右翼、中立派和武装力量在反对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权这件事上立场一致且态度强硬。他们都无法容忍古巴的历史在智利重演。

美国担心智利的局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智利经济体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铜矿开采公司。这些公司曾属于美国,经由美国资本投入开发,因为在19世纪,智利既没有资本也没有技术,无法凭一己之力发展铜矿开采业。在弗雷总统的领导下,智利收购了这些公司51%的股份,美方担忧,阿连德会把余下49%的股份也拿去,而且一分钱不出(后来被证实这种担忧是对的)。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通过一个被命名为“争取进步联盟”的项目,对(包括智利在内的)拉丁美洲国家的中立改革党派提供支持,并为由中立派执掌政权的拉丁美洲国家注入援助资金,以对可能发生的左翼革命先发制人。弗雷总统在位期间,智利成为美国在拉丁美洲投入的发展援助资金的一大优先受惠国。

面对这般现实,阿连德在就任总统之初出台了怎样的政策呢?尽管知道支持自己的国民只占36%,智利的武装力量和美国政府均反对自己,阿连德还是没有走温和、谨慎和妥协的道路,相反却追求一种绝对会让反对力量深恶痛绝的政策方向。他第一步获得了智利议会的一致支持,在不支付赔偿金的情况下将智利境内由美国所有的铜矿开采公司国有化,这无疑使智利在国际上为自己树立了强敌。(为了避免支付赔偿金,阿连德的托词是,这些公司的既得利润中超过特定收益的额度即为“超额利润”,这部分钱和智利政府要赔付的金额互相抵销了。)阿连德还主导了其他一些大型国际商业集团的国有化。让智利军方感到害怕的是,阿连德输送了大批的古巴人进入智利,他手持的私人枪支来自卡斯特罗的馈赠,并且他还邀请卡斯特罗前往智利进行访问,这次访问后来持续了5周。阿连德冻结了物价(哪怕像鞋带这种小型消费品也不放过),将智利经济中的自由市场元素替换成社会主义式的国家计划,实行大幅度提薪,强力扩大政府支出,并大量印发纸币以填补由上述种种引发的政府赤字现象。他延续并扩大了弗雷总统的土地改革力度,征收大量土地,并将它们转化成集体合作社。和阿连德的其他措施一样,这场土地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例如,我的一位智利朋友就曾负责为该国国内消费品定价,而当时他年方19,还没完全从经济学专业毕业。另一位智利朋友则这样评价阿连德的政策:“阿连德的想法不错,可执行力不佳。虽然他正确地认识到了智利的问题所在,但他所选择的解决方案是不对的。”

阿连德的政策导致智利经济混乱,暴力横行,国内开始出现反对他的声音。通过印刷纸币填补政府赤字的做法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因此,虽然智利的名义工资水平出现了增长,但实际工资(即扣除通胀因素后的工资)已跌至比1970年更低的水平。智利的国内外投资及国外援助资金日见干涸,贸易赤字逐渐增长。消费品,包括卫生纸在内,在市场上变得稀缺,透过空荡荡的货架和长长的排队顾客可窥见一斑。食物和水的定额配给日益严峻。曾经作为阿连德的天然支持者的工人阶级加入了他的对手,发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罢工运动,对智利经济损害最大的是铜矿工人和卡车司机的罢工。智利街头暴力活动越来越多,人们对政变的到来越来越肯定。左翼阵营里,阿连德的激进拥趸们武装起自己;右翼势力的反抗体现为不断出现在街头的海报,上面写着“Yakartaviene”。这句口号的字面意思是“雅加达(屠杀)即将到来”,指的是1965年印度尼西亚右翼分子对共产党人的屠杀事件,对此我们将在下一章展开具体讨论。这是智利右翼阵营对左翼分子进行的公开恐吓,宣称要对他们做出同样的事情,实际上他们也真的这么做了。甚至连势力强大的智利天主教会也离阿连德而去,当时他正提出要对私立的天主教学校和公立学校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通过把学生送往工作场所进行手工劳动,以塑造相互合作且大公无私的智利“新人”。

上述种种事态的发展最终导致智利在1973年发生政变,这场政变的发生形式虽说不上必然,可我的许多智利朋友都觉得,政变本身是不可避免的。一位经济学家朋友曾这样向我总结阿连德政府的垮台:“阿连德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那些倚仗民粹手段的经济政策在其他国家早已导致不止一次苦果。虽然短时间内人们尝到了甜头,但这类政策把智利的未来押作赌注,并且带来了失控的通胀。”不少智利人对阿连德尊崇备至,甚至把他看作圣人般的存在。只不过,圣人虽有美德,却不一定具备政治才能。

在开始介绍阿连德的时候我曾说过,他的所作所为背后的原因我们不甚明了。我不断地问自己:作为一名老练的温和派政治家,阿连德到底为什么会选择激进的政策?他明明知道这种政策对大部分智利人以及智利军方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我的智利朋友给出了几个可能的解释,但其中是否有一个解释能够真实地反映阿连德的所思所虑,没有人能确定。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以往的政治成功让阿连德误以为自己能够平息反对派的不满,毕竟他在卫生和社会福利部部长这个职位上获得了成功。最初上台时,他以修订宪法、不束缚经济政策设想为交换条件,消除了议会对他当选所存的疑虑,议会还一致通过了他不支付赔偿金就将铜矿公司国有化的决定。现在,为了安抚武装部队,他想把海、陆、空三军司令纳入自己的内阁中来。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原本能做出更明智判断的阿连德被那些最激进的支持者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些人发动了革命左翼运动(西班牙语缩写为MIR),他们想要通过快速革命推翻智利的资本主义。他们开始囤积武器,以“武装人民”为口号,他们抱怨阿连德太过软弱,不想听他“再耐心多等几年”的恳求。

夏元  替身的我和白月光互穿了  村霸农女:傲娇夫君来种田  超能富豪养成计划  我的竹马是哭包  百龙传奇:人龙传  末世:开局爆出一只貂蝉  末日求生  莲静竹衣代表作品合集(共8册)  王牌狙击手(全5册)  知乎高赞答主:温酒的睡前故事(全2册)  上班第一天,我拒绝了无偿加班!  读美文库——再别康桥  穿书之黑化反派自救手册  紫金陈:少年股神(全2册)  谢邀:人在迪迦刚成邪神  魔王奶团敲凶哒  冲出豪门似鸟飞  全球神邸:我随机获得万界宝物  灵域战仙  

热门小说推荐
陈庆之苏晚盈小说免费阅读

陈庆之苏晚盈小说免费阅读

潜龙蛰伏,一朝惊起。财神魔帝,豪婿唯尊。...

花朝跃农门

花朝跃农门

一朝穿越,发现自己居然嫁人了,娘家不要,婆家不喜。吃不饱穿不暖,被人欺被人嘲,身后还有不省心的小叔子小姑子一溜串。老二又馋又懒,老三一心想嫁个有钱公子哥,老四只顾着贪玩,好歹自己亲弟弟是个懂事的,但奈何是个病秧子,整天让人提心吊胆。花朝喜只觉得头大,不过好在咱有锦鲤运相助。于是挽起袖子,开荒种田,做美食开店。...

一胎二宝:夜少宠妻无下限

一胎二宝:夜少宠妻无下限

七年的痴心,换来的不过是一场无情的大火!七年后他再次见她,已是另一番景象。见他来了,她呵呵一笑,夜总,你瞧瞧,人家要把我塑造成一个恶毒女人呢。...

我有一个诡异档案

我有一个诡异档案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洒家随风的经典小说我有一个诡异档案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真实存在却被封存的东西,而你的任务就是找到他们!或许在其中的某一次偶然,你会得到你想得到的答案,在现在的保护期中间,我想告诉你,努力活下去,有些时候,死亡只是另一种折磨的开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